就产品而言,更高效、更可靠的光伏发电产品仍将是产业应用的主流。
截至3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为16.1亿千瓦,同比增长7.7%,增速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水电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3.2%,全国基建新增水电装机193万千瓦、同比多投产34万千瓦。
主要原因:一是受上年同期气温偏冷,以及多一天导致的高基数影响。一季度,20个制造业行业用电量均同比正增长,除有色、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外,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木材加工及制品和家具制品业、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交通运输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用电量增速也均超过8%。(二)电力供应能力持续提高,发电投资及新增装机规模均同比减少一季度,电源投资节奏继续放缓、结构继续清洁化、布局进一步优化,风电弃风问题明显缓解,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6%,增速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煤炭消费需求明显好于上年同期,煤炭生产供应不足,原煤产量下降0.3%,煤炭进口量环比减少14.1%,各环节煤炭库存明显下降,电煤供应偏紧。
一季度全国新投产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394万千瓦、同比少投产48万千瓦,东、中部地区太阳能新增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达到80.6%,开发布局明显优化。二是第三产业用电量继续较快增长,增速同比下降。同样是在江苏,去年ET入驻国内大型能源巨头协鑫光伏的切片生产车间,将生产良品率提升了1个百分点,每年节省成本上亿元,成为首个中国智造1%的威力范本。
阿里云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领域再下一城。AI能帮助硅把光转化成电?ET工业大脑进入天合光能后,会对上亿条的生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在上万个生产参数中寻找到最佳生产模型,最终提升优等电池片的比例,阿里云人工智能科学家闵万里说。提高光电转换率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光伏发电与燃煤发电相比,绿色、环保、无污染,但因成本高,一直没能在国内大规模应用。
4月26日,在云栖大会南京峰会上,天合光能宣布引入阿里云ET工业大脑,用于寻找更优生产工艺,以提升电池片光电转化率。ET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呢?闵万里介绍,ET首先会将车间所有端口的数据传入工业大脑,随后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所有关联参数进行深度学习计算,精准分析出与生产质量最相关的关键参数,并搭建参数曲线,在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测和调控变量,最终将实验室中的研发成果在大规模生产中精准落地。
作为中国早期登陆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太阳能企业之一,天合光能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全球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江苏。在江苏以外,中国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中策橡胶使用ET工业大脑将混炼胶平均合格率提升了3%-5%。对于阿里云ET工业大脑的表现,我们充满期待
1974年贸易法的第201条款允许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针对受到进口商品严重损害或威胁的国内产业的某个产品采取暂时限制或者施加关税。美国对抗全世界的贸易战打响,所有非美国制造的太阳能公司将当炮灰,几乎所有在美国的太阳能销售公司将关门、裁员。Suniva公司动用201条款申请贸易救济,行业哗然。调查历时最多半年生效,由总统签署,执行期4年,可再延长4年。
所谓的调查也不需要证明进口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是否符合相关贸易法规,也不按各国进口数量的不同加以区别,只要认定美国企业受到的严重损害是因为某种进口产品直接造成,就可以确定实施惩罚措施。今年4月17日,Suniva申请破产保护。
该消息引来行业震动,宣告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这种限制措施比当年的双反影响更大。
特朗普政府明显的贸易保护倾向使得近来有关中美贸易战升级的讨论逐渐增加,其中201条款被认为有可能成为特朗普政府的秘密武器之一。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太阳能公司的市场份额在不断缩减。Suniva申请的是最低价格保护,第一年终端产品组件定为0.78美元/瓦,电池片价格为0.40美元/瓦。Suniva公司于2007年创立,2015年中国清洁能源公司顺风国际收购其63.13%股权。美国知名清洁技术媒体GreenTechMedia今早也发布文章,称这一价格将使美国成为全球太阳能价格最高的地区。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吕锦标则表示:这一调查针对所有国家,不仅包括中国制造,东南亚地区的产能也将无法出口美国。
但Suniva认为,这一申请将会成功遏制美国太阳能公司裁员、破产的颓势。美国葡萄太阳能公司GrapeSolar创始人袁海洋评论:Suniva申请的最低进口价格是目前中国价格的一倍,实际上是100%关税。
201条款不同于一般的反倾销法规,它具有任意性。第二年组件价格为0.72美元/瓦,电池片价格为0.37美元/瓦,第三年则分别为0.69美元/瓦及0.34美元/瓦,第四年为0.68美元/瓦及0.33美元/瓦。
4月27日消息,昨日刚刚宣布破产保护的美国太阳能公司Suniva提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要求对非美国制造的所有太阳能光伏产品实施贸易救济,设立最低进口价格,申请第一年终端产品组件定为0.78美元/瓦,电池片价格为0.40美元/瓦目前大家的共识是,不管单晶多晶,关键看组件的品牌,品质,看你的成本控制水平和提供的组件价格,你的价格决定了在发电量相同的情况下电站投资成本高低,你的组件一条链成本控制决定了你是否能持续提供性价比高的光伏发电设备。
也有企业是主要做单晶硅片,但组件一紧张,更是选择大部分一体化加工成电池组件,电池可以代工,多改单工艺好调整,组件封装更是无所谓单多晶,所以现在硅片价格高,但也没什么交易量。其实目前国内主流的光伏企业,数得出来的都是做多晶,主要产品是多晶,也做少量单晶。在切割都是同样技术情况下,单多晶的成本差距就是长晶成本差距。《分布式光伏》记者:单晶那么贵还缺货,不会改采购多晶吗?价格那么低,效率也够高。
《分布式光伏》记者:听说这部分数量也不大?吕锦标:是不大,5个吉瓦不到,但是单晶产能基数小,而且要在短时间释放。另外我多说一句,之所以口水战满天飞,自媒体在推波助澜占很大因素。
还有很多对比试验,十年二十年的数据,看谁多发电。即使现在一炉拉多根,也主要是节约了坩埚底部熔凝需要的热量。
《分布式光伏》记者:最近单晶很火,价格坚挺,都缺货了,而多晶好象价格已经往下走了,你怎么看?吕锦标:光伏产品价格跌是常态,这十几年下来,包括往后,直到光伏平价上网到来,这个产业都是不断进步中降低成本,价格总体下跌,整体产能总是过剩中淘汰落后,当然年度内往往出现季度性甚至月度性上下波动。《分布式光伏》记者:不是都在扩产吗?听说协鑫就10吉瓦。
当然,领跑者项目都是投标的,设计了单晶,中标后技术方案不能改。但我同意一个观点,口水战总比删贴好,要相信大众的判断力。而且直拉工艺主要瞄准N型单晶,这种工艺转化率比现在的P型单晶高多了,目前问题是成本还下不来。《分布式光伏》记者:我们看到一个材料,按专业测算,目前的技术水平指标,单多晶在硅片端的性价比差距在0.6元/片,组件端的性价比差距在0.1元/瓦以内。
吕锦标:都是宣称的,一方面现在做光伏制造利润都不高了,现金为王是第一位;另一方面是铸锭类单晶的产业化进展,投直拉单晶还是观望的多。对此,《分布式光伏》杂志对从事晶硅产业多年的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吕锦标进行了独家专访,他以一个晶硅产业老革命人的姿态,对整个晶硅产业链的市场走势、技术发展以及行业人最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都在传协鑫要上10吉瓦单晶,造势的人想说,你看多晶老大都转单晶了,你还犹豫啥!其实我们那里现在建成的只有1个多吉瓦。其实工信部的准入条件是门槛标准,为了扶持弱小的单晶,给了一个较低的门槛,而多晶占市场80-90%以上的多数,希望通过提高门槛淘汰一部分低效率的小企业。
另外双方的争论,即使是口水战,只要不是人身攻击,都应该公开公平论争,不要利用媒体关系采取删贴这样的极端手段。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场的真实选择,你的组件卖什么价,品质稳定性如何,我特别同意有一个观点,单多晶主要看性价比,看25年发电周期的投资度电成本。